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科普天地 > 动物趣闻 > 洗成渣渣也要坚持的饭前仪式~

洗成渣渣也要坚持的饭前仪式~

[发表时间]:2025-04-03   [来源]:   [浏览次数]:19    

饭前要洗手是妈妈从小就为我们培养的卫生习惯,为了督促孩子好好洗手,不少妈妈真的是操碎了心。在动物界,洗手这个事儿对有一种动物来讲真的不是个事儿,甚至你不让它洗它还可能会跟你急!没错,这说的就是浣熊。
浣熊的名字很有意思,中文名中的“浣”和学名中的“lotor”都有洗的意思。因为浣熊有个习惯,就是在吃东西之前喜欢把食物先放到水里洗一洗,压根不管这个食物能不能洗,就连吃特制窝头时,它们也会先拿着切好的窝头在水里洗啊洗,本来一块窝头还挺大的,但等它们洗过之后,窝头可能就剩个渣渣了,可以说是吃了个寂寞。
浣熊属于夜行性的杂食动物,它们喜欢在水中觅食,因此,饲养员就会不定期的为它们准备泥鳅或小鱼,让浣熊换换口味,也让它们享受一下抓捕的乐趣,丰富一下它们的生活。
浣熊吃泥鳅或小鱼的时候很有意思,不同于黄嘴鹮鹳的守水待鱼,它们是瞄准目标立刻出击,用前爪迅速且准确的抓住泥鳅或鱼的身体,马上就开始大口狂炫。在它们自以为泥鳅或鱼已经成为自己口中的美食时,泥鳅或鱼也可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逃跑,这也影响不到浣熊的心情,它们一点儿也不气馁,立即开启下一次抓捕。
虽然抓捕泥鳅时都很兴奋,但性格不一样的浣熊抓捕的策略也不一样,比如性格安静的胖胖就喜欢靠边抓,抓住之后也是拿到水池边吃,吃饱喝足之后身上的毛也是干干净净的;而那性格活泼的则是满池子抓,甚至还要和其他的浣熊比个高下,最后搞得自己浑身湿漉漉。
之所以在抓鱼时可以这么迅速,还要得益于浣熊那强大的爪子。浣熊的爪子五指分明,触觉细胞非常丰富,它们爪子上的感受器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4-5倍,当它们用前爪触摸一个物体时,能从中收集大量的感觉数据。
同时,它们的前爪上有一层保护膜,这样就可以避免它们在行走时受伤。但是这层保护膜一旦遇到水,就会变得柔软,敏感度也会比之前提高几十倍。所以,为了更好地用触摸的方式辨别食物,浣熊就会把前爪泡在水里,让保护膜变柔软,这样就能更好地辨别食物了,这就解释了浣熊为什么喜欢在吃之前把食物先洗一洗了。
作为夜行性动物,浣熊的活动时间大多是在晚上,白天在吃饭时间它们会比较活跃,想看浣熊是如何进行餐前洗一洗的可以在上午10点左右到小兽区观看哦~~~